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,不怕网址被屏蔽了
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,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
20-11-03
是真事儿,威少可算是艳福不浅哪!我长这么大就摸过小芸,一个12岁小女生的胸部,那岂可跟二姨的胸部同日而语?我叹了口气,半开玩笑道:唉,啥时候我也能摸摸就好了!本以为这段对话到此结束,不料威少冷不丁冒出一句:会有机会的!未曾想,这意味深长惹人遐想的一句话在不久的未来竟奇迹般应验了……
后来我如愿考上了既是211又是985的省城某重点大学,来到这座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学习生活。脱离了高三苦海以及父母的约束,大一时的我可以用意气风发来形容,唯一遗憾的是兜里没钱,没有学姐可以追也没有学妹可以泡。好在二姨家离我们学校不算远,她有时会接济我,我有时也去找威少玩儿。不过威少比我低一级,他还没脱困,经常跟我感慨人生艰难。对他这种无病呻吟的富二代我向来都是嗤之以鼻,不过因为我们关系不同,我还是挺理解他的。
二姨和姨父对威少寄予厚望,可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,姨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请了多少家教,就是不见有什么成效。我记得在威少上高中以前,他跟我说过他的成绩基本上都是年级倒数。他现在读的高中全靠姨父出了几万赞助费才读上的。不过上高中以后,威少贪玩的心思要收敛得多,这跟他的爷爷把他教训了有关。别看威少天不怕地不怕,其实他也会怂,那就是见他爷爷的时候,所谓一物降一物是也!
威少的爷爷唐老将军我见过两次,他身材高大魁梧,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,虽已年过花甲,可依旧精神矍铄,走路风风火火,说话铿锵有力,一脸威严,是个当官的气派。姨父不是希望威少将来接他的班吗?所以要求威少必须考个本科去学工商管理。可威少总是不以为然。直到唐老爷子放出话来,说要是威少没考上大学就送他去当消防兵,威少这才慌了神。因为他知道,他爷爷一向是说一不二的,要真是去当兵,对于养尊处优惯了的威少来讲,他哪儿受得了那份儿苦?这简直就是要他的命!
于是威少进入高中以后开始转向,再没逃过学翘过课,也改掉了不少坏毛病。不过因为底子薄,他在他们这所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里顶多也就是个中下游的水平。世纪之交的千禧年是威少的毕业年,那年元旦节二姨邀请我去姨父的酒店参加party,我还以为有啥好事儿呢兴高采烈就去了。谁知一进酒店就被请到了姨父办公室,二姨当着姨父的面恳请我帮威少补课。我心想那么多专业家教都没治好威少,我又何德何能?本来想婉拒的,可二姨后来说了一些不会亏待我的话,我才心动了。我知道姨父是个出手大方的金主儿,正缺钱的我答应了二姨的请求。
我猜二姨之所以找我帮威少补课,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:一是我的学习成绩的确很优秀,在去年的高考里我的英语和语文都是接近满分。二是我跟威少本来就是铁哥们,交流起来没有代沟,也许我的建议他更容易接受。三就是我正好离他们近,时间上也相对比较宽裕。当然了我也很坦白的跟二姨讲,我理科不行,数学方面帮不了什么忙。好在威少也是念的文科,要不然我真的爱莫能助。
就这样,在中学生涯最后一学期,姨父托关系找校长说好话,让威少从住读改为走读,每天派司机接送。我呢则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二姨家帮威少补习,平日如果有时间我也会不定期去陪他夜读。通过一段时间观察,我发现在学习方面威少并非一无是处,他有一个特长,那就是记忆力非常好,像历史、政治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条条款款他很轻松就能搞定,从他平时的成绩来看,这两科相比其他科目算是好的,我预估历史和政治他总共能拿180分左右。他的数学平时一般在60分左右(总分150),而我的高考数学成绩也只有不到90分,所以这一科只能是听天由命。数学这玩意儿就是这样,如果你没兴趣学入不了门,谁来教都是白搭。
接下来就是我的强项语文和英语了。语文一般来说不会拉太多分,重点往往是在作文上。我给威少的建议是:1,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,千万不能跑题,只要切题准确无误,基础分20分妥妥的。2,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,切忌前言不搭后语,不少阅卷老师喜欢先看开头和结尾,如果能做到引人入胜与首尾呼应,那么又有20分能拿到手。3,作文说白了就是玩文字游戏,写作当中如果能合理并巧妙运用一些成语和典故,势必会让阅卷老师另眼相看,这样的话又有10分到手。4,最后10分是印象分,没错,就是单纯的第一印象。阅卷老师读到你的试卷时往往已经产生视觉疲劳,如果你写的字龙飞凤舞潦草不堪,他可能连看下去的心情都没有,随便给个分了事。相反如果你写得一手好字,会给老师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:你是个好学生。于是印象分也收入囊中。
我这番高谈阔论不但威少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,就连在一边旁听的二姨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。我给威少安排的对策是:一,抽空尽量多读古典文学,哪怕是经典武侠小说也行,从中吸取精华;二,狂练钢笔字,那个时候不是流行临摹庞中华硬笔书法字帖吗?照着描就行。至于英语,要学会要学好并不难,首先是将音标熟练掌握,这相当于是汉字的拼音,一遇到不认识的单词,自己查字典认音标就能读出来。我的英文之所以还过得去,最主要归功于我爱听英文歌,乡村、爵士、摇滚,不管啥类型,但凡好听的歌我都会去学,另外就爱是看英文原声电影。久而久之,不光听力上去了,口语能力也提高了,当一门外语变成口中经常说唱的语言,那你还会觉得难学吗?
俗话说得好,临阵磨枪不快也光。经过半年的强化突击学习,威少顺利完成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大考。高考结束之后那十几天,威少玩得很疯,跟班上几个富二代一起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就像是在过世界末日一般,因为他害怕万一名落孙山真被爷爷“拉壮丁”。对他而言,当兵无异于坐牢,更何况谁都知道消防兵的危险系数有多高。直到高考揭榜那天,所有人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了!Thank goddness!有惊无险,当年的二本录取分数线是480分,而威少的成绩是482分,真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!要是哪个阅卷老师手一抖多扣3分,那可就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了。而让我深感欣慰的是,在我重点辅导的两门科目上,威少没有让我失望,总共拿下230分。
当天晚上姨父特地安排他们酒店的豪华套房替威少庆祝,还当场兑现诺言给了我一封五千元的大红包,外加一部诺基亚手机。现在看来好像这些算不了什么,但在当时那个BP机还很流行的年代,学生党能拿着一部手机招摇过市,那是非常炫酷拉风的!后来二姨私底下又塞了一个两千元的红包感谢我,说是让我拿回家孝敬爸妈,给他们买点像样的的衣服。只可惜这些钱都被我陆续挥霍了,要知道,买房的话七千元在当年是能买好几个平方!
那个暑假可以说是我踏入社会前最快活最潇洒的时光。七月中旬的时候我放假准备回家,二姨来电话说要带我和威少去自驾游,以示答谢。这等好事我自然当仁不让应允了。二姨特意休了年假,还把瑶瑶送去参加一个夏令营。瑶瑶不知道我们的出游计划,欢天喜地的去了。其实二姨这样安排是担心瑶瑶拖我们后腿,因为在她制订的出行线路中,不止要坐很多车,还要走很多路,尤其是徒步攀登国内某佛教名山。
二姨亲自开车带我们逛了不少旅游景区,由于这些景区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,所以行程十分顺畅。最后来到佛教名山下我们休整了一天,次日凌晨不到六点我们就背着行囊出发了。上山顶的路有四条,一是乘观光巴士和索道,最省时省力。二是东西方向两条官方步行道,沿途人多,饭馆和旅馆也多,喜欢热闹的游客都走这两边。帮二姨停车的停车场老板是当地人,他告诉我们还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山,只有本地人知道,上面没有收费站,走那边清静,路程也略短一些,还能看到许多不一样的风景。最后二姨选择带我们走这条小路。
在停车场老板娘的指引下我们进了山。作为天生好动且喜欢冒险的男生来说,我和威少都是非常兴奋,一路上你追我赶,时而停下来捉两只蚂蚱摘几个野果,时而割一根竹竿当作武器对打,玩得不亦乐乎。 那个时候人年轻,精力旺盛体力充沛,爬山不过是小case。别看二姨是个弱女子,她也不含糊。她是医生嘛,为了预防职业病静脉曲张,几乎每天坚持晨跑,而且她可能还是本省最早一批练习瑜伽的人。所以不管我们怎么在前面跑,她都能紧随其后不会落太远。
中途休息补水的时候,二姨问我俩为什么她会带我们徒步爬这条小路上山。威少回答道:你要带我去金顶还愿呗!徒步才显心诚嘛! 我则开玩笑说:你不会是为了省门票钱吧?二姨笑着摇了摇头:我是想通过爬山告诉你们,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坎坷,那些一帆风顺到达巅峰的人毕竟是极少数,当你们遇到阻碍时要想办法克服,而不是回避,比如坐索道或许能避开这些麻烦,但同时你也会错过很多风景。那我们为何不走官方步行道呢?我是怕你们会产生攀比的想法,那两边人多,你们看见人家吃东西难免也想停下来吃,看见人家走不动了你们也可能产生惰心。那些跟你们一起上山的人其实就是你们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的竞争者,当你争不过的时候你可以另辟蹊径,就像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山路。
没想到开开心心出来耍还被灌了一碗鸡汤,我和威少未免有些扫兴。停车场老板说是只有本地人知道这条小路,我看是蒙人的,因为一路上我们遇见的游客可不算少,特别是到了一个山岔口的时候,从另外一侧小路上来的人明显比我们这边多,两边的人汇集到一起后,再往上走就形成了人流。不过这条路看上去比较荒凉才是真的,沿途没有看到任何建筑物,连兜售食品和饮料的小商小贩都不见踪影。
又爬了大约一百多米,前面的人群突然传来一阵骚动,有尖叫的有嬉笑的也有落荒而逃的,我和威少赶紧跑到前面一看,原来是一群“拦路抢劫”的猴子!我和威少的兴致瞬间再度被点燃。有两个小家伙蹿到威少头顶去翻他的背包,弄得威少狼狈不堪,而我则笑得前仰后合。还好我们有所准备,我从裤兜掏出两把花生往地下一扔,威少头上的猴子立马就跳下来去捡。可是另外有只个头较大的猴子一直盯着威少张望,似乎并不满足地上这点儿小恩小惠。威少躲到我身后,从我的背包里又掏出几个水果丢到那猴子跟前,那猴子才算罢休。我俩赶紧趁机逃之夭夭。其实这山上的猴子厉害我们早就有所耳闻, 今天算是亲自见识到了。威少问我为什么那些猴子不来爬我,我指了指他头上的黄毛说:谁叫你那么惹眼呢?
就这样我们一路走走停停,不知不觉天色逐渐暗下来。掐指一算,除去休息时间,我们前前后后爬了差不多九个钟头山路,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,大家都感觉有些疲惫了。二姨拦了一个正往下赶的路人询问前面住宿的情况,那农民模样的大叔说再走十几米就有一家农家乐,是他大哥开的。如果嫌贵,那就只能再爬两个钟头,上面有座寺庙可提供便宜斋饭和寄宿。二姨谢过人家之后念了一句阿弥陀佛,我们仿佛都得到解脱般加快了步伐。
果然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用栏杆围住的观景台映入我们眼帘,登上观景台放眼望去视野非常开阔,此时霞光万丈,天空中的云朵大放异彩,阵阵凉风袭来,顿感神清气爽。迎着风,二姨张开双臂做了一个泰坦尼克号女主角rose的经典动作,在晚霞的映衬下,那样子真是醉人极了!可惜那时的手机没有拍照功能,我们带的傻瓜相机也还在二姨包里没取出来用,要是能定格这一美丽瞬间,我会珍惜这张照片一辈子。
我们一转身,真是被惊艳到了,那观景台后面有一处山坪,地势豁然开朗,一个苍翠掩映的院落坐落其中,此时炊烟袅袅,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。二姨说今晚就住这里了,再贵都值!进入院中,只见院内早已摆满桌子,密密麻麻全是人,其中有我们路上遇到过的游客。没有空座,有些小失望。二姨找到他们老板,一打听才知道今天的客房已经爆满,不过吃饭不成问题,但也得等有人下席以后才行。二姨带着我和威少围着院子溜达了一圈,这里的建筑不是那种传统的土墙泥瓦结构,很明显是近几年新修的砖墙洋房,总共四栋,三大一小,每栋都是三层楼。其中斜对着大门最里面那栋小一些的楼房有一道转角楼梯,梯口还有一小扇铁签子门,一条小黄狗懒洋洋趴在那儿摇尾巴。不用说,这肯定是主人家自己住的地方。
约摸半个小时后,总算有了空位置,我们赶紧卸下包袱坐下来,累了一天好歹可以歇歇脚了。虽说一路上水果、零食、饼干、矿泉水几乎没断过,可闻到饭菜香我们还是忍不住叫了好几个菜。跟山下馆子比这里的价格是要贵不少,但也的确很好吃,是正宗的农家家常味儿。在吃饭的过程中,邻桌有个老头看上去是本地人,一直端着酒杯在那儿高谈阔论,像是在给外地游客介绍这边的情况。我听了一下,大致的意思是:这个院子是景区开发办出钱出人帮忙修的,以前这里只有四间泥瓦房,楼房起好后三兄弟各占一栋大的,小的归老两口。农家乐办起来以后,三栋大一些的楼全部腾出来改成客房,一家人就住那栋小的。这个农家乐其实是景区开发办的摇钱树,山下那些放风声说走这条小路不用买门票的人都是托儿,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那些爱占便宜的游客。等这些人上去以后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结果大多数就只有投宿在这边。
听完那老头的话,我们这才恍然大悟。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,反正出来玩就是要消费的,何况咱二姨也不差钱。饭倒是吃上了,可二姨仍然为住宿的问题发愁,继续赶路不太现实,因为都很疲倦,而且走夜路安全还是个未知数。于是她又找到老板商量,那老板是个中年人,据说是三兄弟中的老大,个头不高,人也清瘦,一看就是个猴精猴精的生意人。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相貌淳朴的村姑,或许是老板娘,眼睛在不停地打量着我们三人。
老板说最近是旺季中的黄金季,他实在没有多余房间安排给我们,除非我们自带了帐篷和被褥,可以免费提供场地给我们扎营。这不废话吗?我们又不是有备而来,哪会有这些户外装备?再说谁不知道这山上昼夜温差大,在这儿露营晚上不得冻死啊!就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,老板身后的村姑发话了:大当家的,我瞧着他们也都是本分人,咱老爷子那间房不还空着吗?要不让他们住那儿将就一宿?二姨赶紧接过话茬说:对对对,我是单位上的人,这俩孩子一个是我儿子,一个是我亲外甥。这不放暑假吗?我特意带他们来徒步登山磨炼意志的。要是有空房,你给通融通融,好让我们有个落脚的地方休息休息。价钱方面都好说。
我想要不是因为威少新染了黄头发像个古惑仔,以二姨大方得体的言谈和举止以及优雅脱俗的容颜与气质,再加上我这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,人家恐怕早就把底儿交给我们了。老板娘这么一说,那老板只好顺水推舟道:我们自住那层有一间房,以前是老爷子的,年初老爷子刚走,你们要是不忌讳就凑合着住进去吧!先说明啊,只有一张床,两百块一晚上,不包早餐。一会儿把身份证拿出来给我媳妇儿看看。
经过一番折腾,住宿的问题终于解决了。此时天已黑尽,山风四起,忽然感觉身上凉嗖嗖的。刚爬上来那会儿我们都还穿着短袖,吃饭时额头也有冒汗,然而现在只能是巴不得赶紧躲进屋里了。老板娘打开铁签子门,把我们迎上二楼,她介绍说底楼是柴房和猪圈,老二老三两家人住三楼,老爷子跟他们一家住二楼,平时从来没让外人上来过。如今老爷子驾鹤西去,他那间房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。
老板娘协助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,待坐下来我才发现这房内空间还不算狭窄,但陈设之寒酸却不得不令人唏嘘。靠墙是一张老式木床,床对面有一个半人高的立柜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家具。柜子上放着一台黑白电视机,头顶吊了一盏散发昏黄色光亮的钨丝灯,这就是屋内的全部电器。门内侧墙上悬坠着的电灯开关线悠悠摇摆,仿佛在诉说那过去的故事。很难想象,这里是曾经的一家之主的卧室。
为掩盖室内的冷清气氛,威少打开了电视机,原以为这里没有闭路,顶多能收个中央一台,谁知调了一圈“耳朵”下来,能收不少台呢!后来想起他们楼顶好像安装了“锅盖”,也就是卫星电视接收器。只可惜这电视机效果太差,要么有雪花,要么有杂音。威少索性拔掉电源,斜躺到床上,戴上耳机听起了mp3,这玩意儿在当年可算是潮流先锋。
我一看威少一个人就占了木床的一半位置,那我们三个人今天晚上可怎么睡啊?正在发呆的时候,二姨从外面进来了。她去找老板娘要了一瓶开水,老板娘还塞给她一个夜壶,说是晚上起夜不方便下楼的话可以用。哎,出门在外也没那么多讲究,就当返璞归真吧!爬了一天山路,当前最要紧的应该是洗个热水澡,可二姨打听了,他们这儿条件有限,就连客房里也没有热水提供。那么只有退而求其次,先洗上热水脸再泡个热水脚吧!可问题又来了,帕子我们有,但是没盆怎么办?借用房东家的显然不靠谱,客房那边的也都是些二手,同样不卫生。
还是威少脑袋瓜子转得快,他了解到情况后二话不说就溜下楼,我们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不一会儿,他手里端了一个铝盆上来。嗬!这不是刚才我们就餐时盛饭用的饭盆吗?看模样跟我们平时用的洗脸盆差不多大。威少说他之前就注意到好几张桌上的饭盆都有九成新,说明他们店里应该是刚换过一批,兴许后厨还有备用的,即使没有,这九成新的盆儿也顶得上用场。他下厨房一问,果然还有全新没用过的,连价也不问,威少丢下50元拿盆就走。我想厨房里的人当时肯定都是一脸懵逼吧!
二姨也不生气威少如此“奢侈”,还夸他懂得观察和分析。大家都洗过脸之后,让我血脉偾张的一幕上演了。二姨丝毫不回避我们,把手分别伸进后背、腋下、胸前,简简单单三个动作,在不脱衣服的情况下就把胸罩轻松取出来了,感觉这技能好神奇!然后她将胸罩丢到床头,拿帕子伸进衣内擦拭身体。也许这场景对威少来讲早已司空见惯,但就我而言,从小到大基本上没跟二姨一起生活过,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太诱惑!我看了看床上的胸罩,目测有C杯的样子,再偷偷打望二姨胸前,起伏有致曲线依旧,甚至连乳头的轮廓也依稀可见。真材实料没错了!不像我妈,明明只有A杯的料,可为了穿衣服好看,却非要买大一两号的文胸戴在身上撑门面,这不是自欺欺人么?
在母亲的三个弟妹当中,与母亲关系最好的非二姨莫属,只不过由于长期分隔两地,一年到头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聚到一块。所以在我脑子没开窍前,二姨在我眼里仅仅是一个给压岁钱、买礼物出手大方的长辈。进入青春期以后,我才开始特别留意身边的漂亮女性,二姨自然首当其冲。说到漂亮,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标准去衡量,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如果非要用普罗大众的眼光去界定二姨,那我可以用两个女明星来横向对比:相貌和气质与TVB甘草演员康华比较接近,身高和体型则跟牛莉差不多。
而我认为最关键的是,二姨他们这一代很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批素颜都很美的女人。现在的化妆妖术有多牛逼就不用我多说了,整容技术更是日新月异,满大街都是戴着美瞳、假睫毛,纹着蜡笔小新一样眉毛的所谓美女,这些“美女”卸妆之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【1】【2】【3】
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://m.diyibanzhu3.online
后来我如愿考上了既是211又是985的省城某重点大学,来到这座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学习生活。脱离了高三苦海以及父母的约束,大一时的我可以用意气风发来形容,唯一遗憾的是兜里没钱,没有学姐可以追也没有学妹可以泡。好在二姨家离我们学校不算远,她有时会接济我,我有时也去找威少玩儿。不过威少比我低一级,他还没脱困,经常跟我感慨人生艰难。对他这种无病呻吟的富二代我向来都是嗤之以鼻,不过因为我们关系不同,我还是挺理解他的。
二姨和姨父对威少寄予厚望,可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,姨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请了多少家教,就是不见有什么成效。我记得在威少上高中以前,他跟我说过他的成绩基本上都是年级倒数。他现在读的高中全靠姨父出了几万赞助费才读上的。不过上高中以后,威少贪玩的心思要收敛得多,这跟他的爷爷把他教训了有关。别看威少天不怕地不怕,其实他也会怂,那就是见他爷爷的时候,所谓一物降一物是也!
威少的爷爷唐老将军我见过两次,他身材高大魁梧,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,虽已年过花甲,可依旧精神矍铄,走路风风火火,说话铿锵有力,一脸威严,是个当官的气派。姨父不是希望威少将来接他的班吗?所以要求威少必须考个本科去学工商管理。可威少总是不以为然。直到唐老爷子放出话来,说要是威少没考上大学就送他去当消防兵,威少这才慌了神。因为他知道,他爷爷一向是说一不二的,要真是去当兵,对于养尊处优惯了的威少来讲,他哪儿受得了那份儿苦?这简直就是要他的命!
于是威少进入高中以后开始转向,再没逃过学翘过课,也改掉了不少坏毛病。不过因为底子薄,他在他们这所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里顶多也就是个中下游的水平。世纪之交的千禧年是威少的毕业年,那年元旦节二姨邀请我去姨父的酒店参加party,我还以为有啥好事儿呢兴高采烈就去了。谁知一进酒店就被请到了姨父办公室,二姨当着姨父的面恳请我帮威少补课。我心想那么多专业家教都没治好威少,我又何德何能?本来想婉拒的,可二姨后来说了一些不会亏待我的话,我才心动了。我知道姨父是个出手大方的金主儿,正缺钱的我答应了二姨的请求。
我猜二姨之所以找我帮威少补课,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:一是我的学习成绩的确很优秀,在去年的高考里我的英语和语文都是接近满分。二是我跟威少本来就是铁哥们,交流起来没有代沟,也许我的建议他更容易接受。三就是我正好离他们近,时间上也相对比较宽裕。当然了我也很坦白的跟二姨讲,我理科不行,数学方面帮不了什么忙。好在威少也是念的文科,要不然我真的爱莫能助。
就这样,在中学生涯最后一学期,姨父托关系找校长说好话,让威少从住读改为走读,每天派司机接送。我呢则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二姨家帮威少补习,平日如果有时间我也会不定期去陪他夜读。通过一段时间观察,我发现在学习方面威少并非一无是处,他有一个特长,那就是记忆力非常好,像历史、政治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条条款款他很轻松就能搞定,从他平时的成绩来看,这两科相比其他科目算是好的,我预估历史和政治他总共能拿180分左右。他的数学平时一般在60分左右(总分150),而我的高考数学成绩也只有不到90分,所以这一科只能是听天由命。数学这玩意儿就是这样,如果你没兴趣学入不了门,谁来教都是白搭。
接下来就是我的强项语文和英语了。语文一般来说不会拉太多分,重点往往是在作文上。我给威少的建议是:1,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,千万不能跑题,只要切题准确无误,基础分20分妥妥的。2,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,切忌前言不搭后语,不少阅卷老师喜欢先看开头和结尾,如果能做到引人入胜与首尾呼应,那么又有20分能拿到手。3,作文说白了就是玩文字游戏,写作当中如果能合理并巧妙运用一些成语和典故,势必会让阅卷老师另眼相看,这样的话又有10分到手。4,最后10分是印象分,没错,就是单纯的第一印象。阅卷老师读到你的试卷时往往已经产生视觉疲劳,如果你写的字龙飞凤舞潦草不堪,他可能连看下去的心情都没有,随便给个分了事。相反如果你写得一手好字,会给老师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:你是个好学生。于是印象分也收入囊中。
我这番高谈阔论不但威少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,就连在一边旁听的二姨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。我给威少安排的对策是:一,抽空尽量多读古典文学,哪怕是经典武侠小说也行,从中吸取精华;二,狂练钢笔字,那个时候不是流行临摹庞中华硬笔书法字帖吗?照着描就行。至于英语,要学会要学好并不难,首先是将音标熟练掌握,这相当于是汉字的拼音,一遇到不认识的单词,自己查字典认音标就能读出来。我的英文之所以还过得去,最主要归功于我爱听英文歌,乡村、爵士、摇滚,不管啥类型,但凡好听的歌我都会去学,另外就爱是看英文原声电影。久而久之,不光听力上去了,口语能力也提高了,当一门外语变成口中经常说唱的语言,那你还会觉得难学吗?
俗话说得好,临阵磨枪不快也光。经过半年的强化突击学习,威少顺利完成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大考。高考结束之后那十几天,威少玩得很疯,跟班上几个富二代一起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就像是在过世界末日一般,因为他害怕万一名落孙山真被爷爷“拉壮丁”。对他而言,当兵无异于坐牢,更何况谁都知道消防兵的危险系数有多高。直到高考揭榜那天,所有人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了!Thank goddness!有惊无险,当年的二本录取分数线是480分,而威少的成绩是482分,真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!要是哪个阅卷老师手一抖多扣3分,那可就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了。而让我深感欣慰的是,在我重点辅导的两门科目上,威少没有让我失望,总共拿下230分。
当天晚上姨父特地安排他们酒店的豪华套房替威少庆祝,还当场兑现诺言给了我一封五千元的大红包,外加一部诺基亚手机。现在看来好像这些算不了什么,但在当时那个BP机还很流行的年代,学生党能拿着一部手机招摇过市,那是非常炫酷拉风的!后来二姨私底下又塞了一个两千元的红包感谢我,说是让我拿回家孝敬爸妈,给他们买点像样的的衣服。只可惜这些钱都被我陆续挥霍了,要知道,买房的话七千元在当年是能买好几个平方!
那个暑假可以说是我踏入社会前最快活最潇洒的时光。七月中旬的时候我放假准备回家,二姨来电话说要带我和威少去自驾游,以示答谢。这等好事我自然当仁不让应允了。二姨特意休了年假,还把瑶瑶送去参加一个夏令营。瑶瑶不知道我们的出游计划,欢天喜地的去了。其实二姨这样安排是担心瑶瑶拖我们后腿,因为在她制订的出行线路中,不止要坐很多车,还要走很多路,尤其是徒步攀登国内某佛教名山。
二姨亲自开车带我们逛了不少旅游景区,由于这些景区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,所以行程十分顺畅。最后来到佛教名山下我们休整了一天,次日凌晨不到六点我们就背着行囊出发了。上山顶的路有四条,一是乘观光巴士和索道,最省时省力。二是东西方向两条官方步行道,沿途人多,饭馆和旅馆也多,喜欢热闹的游客都走这两边。帮二姨停车的停车场老板是当地人,他告诉我们还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山,只有本地人知道,上面没有收费站,走那边清静,路程也略短一些,还能看到许多不一样的风景。最后二姨选择带我们走这条小路。
在停车场老板娘的指引下我们进了山。作为天生好动且喜欢冒险的男生来说,我和威少都是非常兴奋,一路上你追我赶,时而停下来捉两只蚂蚱摘几个野果,时而割一根竹竿当作武器对打,玩得不亦乐乎。 那个时候人年轻,精力旺盛体力充沛,爬山不过是小case。别看二姨是个弱女子,她也不含糊。她是医生嘛,为了预防职业病静脉曲张,几乎每天坚持晨跑,而且她可能还是本省最早一批练习瑜伽的人。所以不管我们怎么在前面跑,她都能紧随其后不会落太远。
中途休息补水的时候,二姨问我俩为什么她会带我们徒步爬这条小路上山。威少回答道:你要带我去金顶还愿呗!徒步才显心诚嘛! 我则开玩笑说:你不会是为了省门票钱吧?二姨笑着摇了摇头:我是想通过爬山告诉你们,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坎坷,那些一帆风顺到达巅峰的人毕竟是极少数,当你们遇到阻碍时要想办法克服,而不是回避,比如坐索道或许能避开这些麻烦,但同时你也会错过很多风景。那我们为何不走官方步行道呢?我是怕你们会产生攀比的想法,那两边人多,你们看见人家吃东西难免也想停下来吃,看见人家走不动了你们也可能产生惰心。那些跟你们一起上山的人其实就是你们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的竞争者,当你争不过的时候你可以另辟蹊径,就像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山路。
没想到开开心心出来耍还被灌了一碗鸡汤,我和威少未免有些扫兴。停车场老板说是只有本地人知道这条小路,我看是蒙人的,因为一路上我们遇见的游客可不算少,特别是到了一个山岔口的时候,从另外一侧小路上来的人明显比我们这边多,两边的人汇集到一起后,再往上走就形成了人流。不过这条路看上去比较荒凉才是真的,沿途没有看到任何建筑物,连兜售食品和饮料的小商小贩都不见踪影。
又爬了大约一百多米,前面的人群突然传来一阵骚动,有尖叫的有嬉笑的也有落荒而逃的,我和威少赶紧跑到前面一看,原来是一群“拦路抢劫”的猴子!我和威少的兴致瞬间再度被点燃。有两个小家伙蹿到威少头顶去翻他的背包,弄得威少狼狈不堪,而我则笑得前仰后合。还好我们有所准备,我从裤兜掏出两把花生往地下一扔,威少头上的猴子立马就跳下来去捡。可是另外有只个头较大的猴子一直盯着威少张望,似乎并不满足地上这点儿小恩小惠。威少躲到我身后,从我的背包里又掏出几个水果丢到那猴子跟前,那猴子才算罢休。我俩赶紧趁机逃之夭夭。其实这山上的猴子厉害我们早就有所耳闻, 今天算是亲自见识到了。威少问我为什么那些猴子不来爬我,我指了指他头上的黄毛说:谁叫你那么惹眼呢?
就这样我们一路走走停停,不知不觉天色逐渐暗下来。掐指一算,除去休息时间,我们前前后后爬了差不多九个钟头山路,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,大家都感觉有些疲惫了。二姨拦了一个正往下赶的路人询问前面住宿的情况,那农民模样的大叔说再走十几米就有一家农家乐,是他大哥开的。如果嫌贵,那就只能再爬两个钟头,上面有座寺庙可提供便宜斋饭和寄宿。二姨谢过人家之后念了一句阿弥陀佛,我们仿佛都得到解脱般加快了步伐。
果然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用栏杆围住的观景台映入我们眼帘,登上观景台放眼望去视野非常开阔,此时霞光万丈,天空中的云朵大放异彩,阵阵凉风袭来,顿感神清气爽。迎着风,二姨张开双臂做了一个泰坦尼克号女主角rose的经典动作,在晚霞的映衬下,那样子真是醉人极了!可惜那时的手机没有拍照功能,我们带的傻瓜相机也还在二姨包里没取出来用,要是能定格这一美丽瞬间,我会珍惜这张照片一辈子。
我们一转身,真是被惊艳到了,那观景台后面有一处山坪,地势豁然开朗,一个苍翠掩映的院落坐落其中,此时炊烟袅袅,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。二姨说今晚就住这里了,再贵都值!进入院中,只见院内早已摆满桌子,密密麻麻全是人,其中有我们路上遇到过的游客。没有空座,有些小失望。二姨找到他们老板,一打听才知道今天的客房已经爆满,不过吃饭不成问题,但也得等有人下席以后才行。二姨带着我和威少围着院子溜达了一圈,这里的建筑不是那种传统的土墙泥瓦结构,很明显是近几年新修的砖墙洋房,总共四栋,三大一小,每栋都是三层楼。其中斜对着大门最里面那栋小一些的楼房有一道转角楼梯,梯口还有一小扇铁签子门,一条小黄狗懒洋洋趴在那儿摇尾巴。不用说,这肯定是主人家自己住的地方。
约摸半个小时后,总算有了空位置,我们赶紧卸下包袱坐下来,累了一天好歹可以歇歇脚了。虽说一路上水果、零食、饼干、矿泉水几乎没断过,可闻到饭菜香我们还是忍不住叫了好几个菜。跟山下馆子比这里的价格是要贵不少,但也的确很好吃,是正宗的农家家常味儿。在吃饭的过程中,邻桌有个老头看上去是本地人,一直端着酒杯在那儿高谈阔论,像是在给外地游客介绍这边的情况。我听了一下,大致的意思是:这个院子是景区开发办出钱出人帮忙修的,以前这里只有四间泥瓦房,楼房起好后三兄弟各占一栋大的,小的归老两口。农家乐办起来以后,三栋大一些的楼全部腾出来改成客房,一家人就住那栋小的。这个农家乐其实是景区开发办的摇钱树,山下那些放风声说走这条小路不用买门票的人都是托儿,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那些爱占便宜的游客。等这些人上去以后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结果大多数就只有投宿在这边。
听完那老头的话,我们这才恍然大悟。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,反正出来玩就是要消费的,何况咱二姨也不差钱。饭倒是吃上了,可二姨仍然为住宿的问题发愁,继续赶路不太现实,因为都很疲倦,而且走夜路安全还是个未知数。于是她又找到老板商量,那老板是个中年人,据说是三兄弟中的老大,个头不高,人也清瘦,一看就是个猴精猴精的生意人。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相貌淳朴的村姑,或许是老板娘,眼睛在不停地打量着我们三人。
老板说最近是旺季中的黄金季,他实在没有多余房间安排给我们,除非我们自带了帐篷和被褥,可以免费提供场地给我们扎营。这不废话吗?我们又不是有备而来,哪会有这些户外装备?再说谁不知道这山上昼夜温差大,在这儿露营晚上不得冻死啊!就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,老板身后的村姑发话了:大当家的,我瞧着他们也都是本分人,咱老爷子那间房不还空着吗?要不让他们住那儿将就一宿?二姨赶紧接过话茬说:对对对,我是单位上的人,这俩孩子一个是我儿子,一个是我亲外甥。这不放暑假吗?我特意带他们来徒步登山磨炼意志的。要是有空房,你给通融通融,好让我们有个落脚的地方休息休息。价钱方面都好说。
我想要不是因为威少新染了黄头发像个古惑仔,以二姨大方得体的言谈和举止以及优雅脱俗的容颜与气质,再加上我这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,人家恐怕早就把底儿交给我们了。老板娘这么一说,那老板只好顺水推舟道:我们自住那层有一间房,以前是老爷子的,年初老爷子刚走,你们要是不忌讳就凑合着住进去吧!先说明啊,只有一张床,两百块一晚上,不包早餐。一会儿把身份证拿出来给我媳妇儿看看。
经过一番折腾,住宿的问题终于解决了。此时天已黑尽,山风四起,忽然感觉身上凉嗖嗖的。刚爬上来那会儿我们都还穿着短袖,吃饭时额头也有冒汗,然而现在只能是巴不得赶紧躲进屋里了。老板娘打开铁签子门,把我们迎上二楼,她介绍说底楼是柴房和猪圈,老二老三两家人住三楼,老爷子跟他们一家住二楼,平时从来没让外人上来过。如今老爷子驾鹤西去,他那间房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。
老板娘协助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,待坐下来我才发现这房内空间还不算狭窄,但陈设之寒酸却不得不令人唏嘘。靠墙是一张老式木床,床对面有一个半人高的立柜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家具。柜子上放着一台黑白电视机,头顶吊了一盏散发昏黄色光亮的钨丝灯,这就是屋内的全部电器。门内侧墙上悬坠着的电灯开关线悠悠摇摆,仿佛在诉说那过去的故事。很难想象,这里是曾经的一家之主的卧室。
为掩盖室内的冷清气氛,威少打开了电视机,原以为这里没有闭路,顶多能收个中央一台,谁知调了一圈“耳朵”下来,能收不少台呢!后来想起他们楼顶好像安装了“锅盖”,也就是卫星电视接收器。只可惜这电视机效果太差,要么有雪花,要么有杂音。威少索性拔掉电源,斜躺到床上,戴上耳机听起了mp3,这玩意儿在当年可算是潮流先锋。
我一看威少一个人就占了木床的一半位置,那我们三个人今天晚上可怎么睡啊?正在发呆的时候,二姨从外面进来了。她去找老板娘要了一瓶开水,老板娘还塞给她一个夜壶,说是晚上起夜不方便下楼的话可以用。哎,出门在外也没那么多讲究,就当返璞归真吧!爬了一天山路,当前最要紧的应该是洗个热水澡,可二姨打听了,他们这儿条件有限,就连客房里也没有热水提供。那么只有退而求其次,先洗上热水脸再泡个热水脚吧!可问题又来了,帕子我们有,但是没盆怎么办?借用房东家的显然不靠谱,客房那边的也都是些二手,同样不卫生。
还是威少脑袋瓜子转得快,他了解到情况后二话不说就溜下楼,我们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不一会儿,他手里端了一个铝盆上来。嗬!这不是刚才我们就餐时盛饭用的饭盆吗?看模样跟我们平时用的洗脸盆差不多大。威少说他之前就注意到好几张桌上的饭盆都有九成新,说明他们店里应该是刚换过一批,兴许后厨还有备用的,即使没有,这九成新的盆儿也顶得上用场。他下厨房一问,果然还有全新没用过的,连价也不问,威少丢下50元拿盆就走。我想厨房里的人当时肯定都是一脸懵逼吧!
二姨也不生气威少如此“奢侈”,还夸他懂得观察和分析。大家都洗过脸之后,让我血脉偾张的一幕上演了。二姨丝毫不回避我们,把手分别伸进后背、腋下、胸前,简简单单三个动作,在不脱衣服的情况下就把胸罩轻松取出来了,感觉这技能好神奇!然后她将胸罩丢到床头,拿帕子伸进衣内擦拭身体。也许这场景对威少来讲早已司空见惯,但就我而言,从小到大基本上没跟二姨一起生活过,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太诱惑!我看了看床上的胸罩,目测有C杯的样子,再偷偷打望二姨胸前,起伏有致曲线依旧,甚至连乳头的轮廓也依稀可见。真材实料没错了!不像我妈,明明只有A杯的料,可为了穿衣服好看,却非要买大一两号的文胸戴在身上撑门面,这不是自欺欺人么?
在母亲的三个弟妹当中,与母亲关系最好的非二姨莫属,只不过由于长期分隔两地,一年到头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聚到一块。所以在我脑子没开窍前,二姨在我眼里仅仅是一个给压岁钱、买礼物出手大方的长辈。进入青春期以后,我才开始特别留意身边的漂亮女性,二姨自然首当其冲。说到漂亮,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标准去衡量,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如果非要用普罗大众的眼光去界定二姨,那我可以用两个女明星来横向对比:相貌和气质与TVB甘草演员康华比较接近,身高和体型则跟牛莉差不多。
而我认为最关键的是,二姨他们这一代很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批素颜都很美的女人。现在的化妆妖术有多牛逼就不用我多说了,整容技术更是日新月异,满大街都是戴着美瞳、假睫毛,纹着蜡笔小新一样眉毛的所谓美女,这些“美女”卸妆之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